儿童骨折后可通过均衡营养、补充钙质、增加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D和适量补充锌元素促进骨骼愈合。饮食调整需结合骨折部位、年龄及个体差异进行优化。
1、均衡营养:
骨折愈合需要全面营养素支持,每日饮食应包含谷物、蔬果、肉蛋奶等各类食物。碳水化合物提供基础能量,避免机体分解蛋白质供能;新鲜果蔬中的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建议每天摄入300-500克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注意控制高糖高脂食物,避免影响钙质吸收。
2、补充钙质:
钙是骨骼主要成分,骨折后每日钙需求增至800-1200毫克。优质钙源包括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每100毫升牛奶约含钙120毫克。非乳制品可选豆腐、芝麻酱、虾皮等,其中豆腐含钙量可达138毫克/100克。注意分次补充效果更佳,单次摄入不超过500毫克。
3、增加蛋白质:
蛋白质构成骨基质胶原框架,儿童骨折后每日需1.2-1.5克/公斤体重。优选鸡蛋、鱼肉、瘦肉等优质蛋白,鸡蛋蛋白质利用率达94%。植物蛋白可搭配豆制品与谷物,提高吸收率。避免过量红肉,每周畜禽肉总量建议不超过500克,防止酸性代谢物增加钙流失。
4、维生素D补充:
维生素D促进肠道钙吸收,建议每日摄入400-800国际单位。除鱼肝油、蛋黄等食物外,每日晒太阳20-30分钟可使皮肤合成足量维生素D。冬季或日照不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但需避免与钙剂同时空腹服用。
5、适量补锌:
锌元素参与成骨细胞分化,贝壳类海产品含量最高,牡蛎含锌可达71毫克/100克。红肉、动物肝脏每周食用1-2次即可满足需求,坚果类如核桃、腰果可作为零食补充。注意锌铜比例平衡,长期大剂量补锌可能抑制铜吸收。
骨折恢复期应保持适度活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非负重关节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运动及患处过早承重,定期复查X光观察愈合进度。保证每日饮水量1500毫升以上,限制碳酸饮料及咖啡因摄入。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时段夜间10点至凌晨2点应处于深睡眠状态。心理上给予充分安抚,减轻患儿对活动的恐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