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骨癌的早期信号主要有骨痛、局部肿胀、病理性骨折、活动受限、体重下降、乏力等表现。
1、骨痛:
骨癌早期疼痛多表现为间歇性隐痛,夜间加重是典型特征。疼痛部位与肿瘤位置一致,初期可能被误认为生长痛或运动损伤。随着肿瘤进展,疼痛会转为持续性并逐渐加剧,普通止痛药难以缓解。
2、局部肿胀:
肿瘤生长部位可能出现质地坚硬的肿块,表面皮肤温度升高并可见静脉曲张。四肢近关节处的肿胀容易被忽视,若肿胀持续增大超过两周需警惕。
3、病理性骨折:
骨质被肿瘤破坏后,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常见于承重骨。骨折端呈锯齿状且愈合困难,X线可见骨质溶解像,这种非暴力性骨折是骨癌的重要警示。
4、活动受限:
邻近关节的肿瘤会导致关节活动障碍,表现为屈伸困难或步态异常。儿童患者可能出现避痛性跛行,成人则常见关节僵硬感,症状进行性加重且与劳损无关。
5、体重下降:
约40%患者出现不明原因体重减轻,三个月内下降超过原体重10%需重视。肿瘤消耗会导致食欲减退、代谢紊乱,伴随持续性低热等全身症状。
6、乏力:
癌性疲劳区别于普通疲倦,表现为休息后不缓解的虚弱感。可能与肿瘤分泌的炎症因子有关,常伴随贫血、睡眠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
建议出现上述症状时尽早就医检查,日常注意补充富含钙质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适量进行负重运动促进骨健康。避免吸烟、过量饮酒等损害骨骼的行为,绝经后女性需定期监测骨密度。骨癌确诊需结合X线、CT、骨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早期发现可通过保肢手术获得较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