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主要包括普罗帕酮、维拉帕米和腺苷。
1、普罗帕酮:
普罗帕酮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抑制钠离子通道延长心肌细胞不应期。该药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均有显著转复效果,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味觉异常等。使用前需评估患者心功能状态,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禁用。
2、维拉帕米:
维拉帕米是钙离子拮抗剂代表药物,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减慢房室结传导。特别适用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急性终止,静脉给药后多数患者可在数分钟内转复窦律。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变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慎用。
3、腺苷:
腺苷通过激活腺苷受体暂时阻滞房室结传导,起效迅速且半衰期短。作为阵发性室上速的一线用药,静脉推注后常在30秒内终止发作。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短暂胸闷、面部潮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时需谨慎。
4、β受体阻滞剂:
艾司洛尔等短效β受体阻滞剂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控制心室率。适用于伴有高血压或冠心病基础的室上速患者,但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该类药物更多用于预防复发而非急性发作期处理。
5、地高辛:
地高辛通过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减慢房室传导,在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因起效缓慢且治疗窗窄,目前已不作为首选药物,主要用于其他药物禁忌时的替代选择。
阵发性室上速患者日常需避免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品摄入,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发作频繁者应记录发作诱因及时长,定期复查心电图。急性发作时可尝试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如valsalva动作,若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或伴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长期管理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部分药物需逐步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