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产后血糖不稳定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饮食结构改变、胰岛素抵抗持续存在、胰腺功能恢复延迟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血糖监测、饮食调整、运动干预、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 激素水平波动产后胎盘娩出导致雌激素、孕激素骤降,拮抗胰岛素作用减弱,可能引发血糖波动。建议每周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暂无须药物干预。
2. 饮食结构改变哺乳期过度进补高糖高脂食物易加重血糖负荷。需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150-200克,优先选择糙米、燕麦等低升糖指数主食。
3. 胰岛素抵抗持续约30%患者存在产后胰岛素抵抗,可能与肥胖、脂代谢异常有关,表现为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
4. 胰腺功能延迟β细胞代偿功能受损者可能出现空腹血糖偏高,伴随多饮多尿症状。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评估长期血糖水平,必要时采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控制。
建议产后6-12周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复查,哺乳期妇女选择运动应避免剧烈有氧,以瑜伽、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为主,每日保证30分钟活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