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再次感染或体内潜伏病灶复燃引起的活动性肺结核,属于传染性疾病,主要类型包括浸润型肺结核、空洞型肺结核、结核球等。
1、发病机制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再感染或原发灶内细菌重新活跃,多发生于免疫力下降时,常见伴随咳嗽、低热、盗汗等症状。
2、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及营养不良人群更易发病,需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筛查。
3、诊断方法痰涂片抗酸染色、结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合胸部CT可确诊,典型影像学表现为上肺野浸润影伴空洞形成。
4、治疗原则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治疗,全程督导化疗需持续6-9个月,耐药病例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方案。
患者应保持居室通风,保证高蛋白饮食与充足维生素摄入,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肝肾功能并严格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