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发病时间、伴随症状及治疗方式。原发性痛经多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常见于初潮后1-2年;继发性痛经通常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
1.病因差异原发性痛经无器质性病变,主要与月经期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继发性痛经多由盆腔疾病导致,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刺激或子宫腺肌病引起的子宫收缩异常。
2.发病时间原发性痛经多在月经初潮后6-12个月出现,年龄通常小于25岁;继发性痛经发病较晚,常在25岁后出现,且疼痛程度随年龄增长加重。
3.伴随症状原发性痛经可能伴有恶心、头痛等全身症状;继发性痛经常合并月经异常、性交痛或不孕,妇科检查可能触及盆腔包块或触痛结节。
4.治疗方式原发性痛经可通过布洛芬、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继发性痛经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或腹腔镜手术切除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建议痛经患者记录疼痛特点,若出现进行性加重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妇科检查,日常可尝试热敷下腹部或低强度运动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