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躁狂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
- 精神分裂症常用药物的剂量和服法
- 睡眠
- 病家必须心中有数(4月30日的...
- 本方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统计结果...
- 希望大家帮助我做个粗略的统计
- 仅只是猜想
- 请预约电话咨询的病家注意:
- 随想----甲硫达嗪与癌
- 典型病例分析:第十二例
- 典型病例分析:第十一例
- 国产精神药物与进口精神药物究竟...
- 有关电疗的问题
- 一个比喻
- 什么疾病、用什么药
- 强迫症是怎么一回事?
- 有关抑郁症治疗的一些问题
- 再谈TD
- “奥氮平+氨磺必利+五氟利多”...
- 经验共享
- 强迫症的治疗
- 有关电疗(MECT)的知识
- 怀孕时应用精神科药物须知(修订...
- 病家常问的问题
- 我的体会
- 有关幻觉的知识
- 当今精神科误区之四
- 我是怎样治疗躁狂抑郁症的?
- 当今精神科误区之三
- 当今精神科误区之二
- 躁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
- 强迫症
- 评价抗精神病药是否有效,至少观...
- 用最简单的方式说一说最基本的问...
- 必须警惕患者实际上没有服药的问...
- 抗精神病药与减肥
- 家长常问的三个问题
- 是‘阴性症状’‘认知障碍’‘精...
- 提供大家参考借鉴
- 我为什么希望大家反馈信息?
- 药厂与病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 有关吃药的问题
- 从这些病例吸取经验教训
- 回答有关氨磺必利与奥氮平合用的...
- 关于氯氮平、奥氮平、和氨磺必利...
- 谈谈我对精神病学当前一些问题的...
- 谈谈我对精神病学当前一些问题的...
- 回答有关吃药的问题
- 所谓‘精神疾病’包括哪些疾病?
- 再一次说说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问题
- 躁狂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
- 再说说精神分裂症应该怎么治疗?
- 怎样吃药?怎样换用药物?
- 怎样阅看“最新抗精神病药双盲对...
- 有关精神药物的一般知识
- 睡眠与梦
- 依然不敢掉以轻心的老父亲的来信
- 回答几个问题:
- 抗精神病药排行榜
- “多动儿童”三十年回顾
- 多巴胺神经递质与精神分裂症
- 睡眠与精神病
- 锥体外系副反应(EPS)与迟发...
- 各种精神疾病治疗或不治疗的结局
-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应该注意的地...
- 新旧抗精神病药比较
- 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
- 在没有明确精神分裂症诊断之前,...
- 千万不要再把精神分裂症这个疾病...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谈谈我对精神病学当前一些问题的...
- 谈谈我对精神病学当前一些问题的...
- 谈谈我对精神病学当前一些问题的...
- 再说一说怎么换用五氟利多:
- 再说说药物治疗
- 再简单地说一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 没有所谓万能药,没有所谓增效剂
- 还它一个本来面目
- 抑郁症是怎么一回事?
- 用“守城记”的故事、来比喻精神...
- 我的临床经验:
- 精神药物的副反应及处理
- 作者:颜文伟|发布时间:2010-11-02|浏览量:1670次
精神药物的副反应及处理
服用抗精神病药后,有可能会出现副反应,我们在这里一个个地作简单介绍:(在这里先予说明:从药物对人体而言,药物有治疗作用,但也有其他作用,就称为‘副作用’。从人体对药物的反应而言,除了药物会产生治疗效应之外,人体对药物的副作用、会产生‘副反应’。)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颜文伟
一、锥外副反应:
如果你想弯曲你的右侧肘关节,你必须动用你左侧大脑表面‘皮层运动区’的‘长相’像锥体(底盘大、尖端小)那样的某一个能够支配右上臂前面肱二头肌的神经元(锥体细胞),让它命令肱二头肌收缩。但是,这还不行,必须有另一个系统予以配合,那就是‘锥体外系统’。它位于人脑比较偏于中心的部位,称为‘黑质-纹状体’。从那里的神经细胞发出指令,让右上臂后面的肱三头肌放松。于是,右侧肘关节就可以如愿地弯曲了。锥体外系统是由多巴胺和乙酰胆碱两种神经递质协调管理的。当抗精神病药把多巴胺受体阻断之后,多巴胺不可能像原先那么发挥作用,乙酰胆碱神经递质的作用就比较突出,肱三头肌的放松程度就显得不够,肘关节的活动就变得比较僵硬。原来走路时应该自然摆动的手臂,就不会自然摆动了。这就是锥外副反应的一个表现:类帕金森症。如果此时,服用了苯海索,使乙酰胆碱神经递质的作用受到些抑制,在‘黑质-纹状体’里、多巴胺与乙酰胆碱这两种神经递质、重新得到平衡,类帕金森症的表现就由此得到纠正。
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锥外副反应,有三类表现:
1、急性肌张力障碍:有的患者在刚吃抗精神病药的头几天里,会突然出现某些肌肉群的张力障碍,表现为身体突然向一侧扭转、称为‘扭转痉挛’,或者头颈部向后仰、叫‘角弓反张’,或者两眼上翻、称为‘动眼危象’。可以用苯海索对症治疗。不能奏效的话,可以肌肉注射东莨菪碱。苯海索、一般每天2到3次,每次口服1到2片。东莨菪碱、应该由医院应用。
2、静坐不能:有的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后,会出现‘心神不定、坐立不安’,觉得似乎‘心里发痒’或‘骨头里发痒’(注意:是患者主诉的‘不舒服’,不是患者莫名其妙地走来走去)。可以用苯海索进行预防或对症治疗。也可以在感到难受的当时、口服心得安1到2片,往往就可以得到缓解。
3、类帕金森症:就像老年人患了帕金森症那样的表现。
(1)运动不能:想动、却动不了。因此,脸面像面具一样,没有表情;往往坐在一旁,很少主动动作;什么事情也不做、显得十分‘懒散’。
(2)肌强直:如果我们检查他的四肢,会觉得比较难予弯曲关节,感觉似乎碰到了‘阻力’,在医学上称为‘肌强直’。
(3)静止性震颤:‘震颤’就是‘来回往复的、有规律的动作’,俗称‘发抖’。主要表现在四肢(往往是上肢)。‘震颤’有3种:a、姿势性震颤:一般见于‘甲亢’。在上肢维持一定姿势时,例如平伸上肢,分开五指,就会发现手指出现振幅细小、快速的震颤。b、意向性震颤:一般见于老年人或老年性痴呆。在用手拿东西时,出现振幅细小、快速的震颤,俗称‘哆哆嗦嗦’。c、静止性震颤:就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锥外副反应的、在静止时出现的震颤。一般见于帕金森症及药物所致‘类帕金森症’。其表现为:用手拿东西时没有震颤,不发抖;但是在不做动作、或不注意时,就会出现振幅比较大、频率较慢(每秒4到8次)的震颤。姿势性震颤和意向性震颤不在本文讨论之列。静止性震颤、可以用苯海索对付。必要时,只得更换抗精神病药的品种。苯海索本身没有什么副作用,只有很轻的扩大瞳孔作用,所以看东西时、可能会有一点点模糊,这只是暂时现象,没有关系。有人说,苯海索会影响记忆能力。那是指80年代,曾有人报道(后来也未见有人重复)服苯海索后可能出现对近事记忆有一点点临时的影响,程度很轻,一旦停药,就会完全恢复;所以不必‘因噎废食’。否则,锥外副反应那么难受,难道就不管它?况且,一旦把抗精神病药的剂量减少后,锥外副反应没有了,就可以停用苯海索,到那时,那些临时的影响都没有了,就会完全恢复;又有什么值得害怕的?!至于心得安,可以临时一次服用1或2片,除了心率转缓外,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因此可以放心服用。
二、迟发性运动障碍:请大家参看“提请大家重视迟发性运动障碍(TD)”一文,不在这里重复了。
三、嗜睡:
不少抗精神病药有嗜睡副作用,例如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等。阿立哌唑较少。奋乃静也不严重。氟哌啶醇和五氟利多几乎没有。嗜睡副反应的优点是有助于入睡,缺点是影响白天的生活。大多数患者会逐步适应,但是有的患者即使吃小剂量也会嗜睡,那就只能更换品种了。五氟利多几乎没有嗜睡的副作用;因为它不溶于水,吸收很慢,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吃药都可以,都不会在吃药后嗜睡。
如果有严重的嗜睡,可以吃咖啡提神,没有什么问题,不影响治疗效果。
四、直立性低血压:
有些抗精神病药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腿部的血管扩张了,一旦突然从卧位起身(直立),血液还滞留在腿部,来不及送到脑部,引起‘直立性低血压’,会突然摔倒。所以,在起床的时候,动作要缓慢些。
五、心率增快:
服用抗精神病药后,往往会影响心率,不必紧张,一般不需处理。实在觉得不舒服的话,可以吃心得安。
六、抑郁:
抗精神病药,或多或少都有诱发抑郁的可能。届时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甚至出现消极轻生的念头。一般可以加用抗抑郁药物,例如氟西汀等SSRI、或瑞波西汀、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等。如果情况好转、抑郁症状消失后,便可以试停。如果用抗抑郁药物后,不能奏效,那就需要减少抗精神病药的剂量,或更换品种。
七、强迫: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往往都会诱发强迫;以氯氮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较多见。喹硫平也有这种可能。阿立哌唑也偶见几例。氟哌啶醇、舒必利和五氟利多,从未见到这种副反应。吃氯丙嗪或奋乃静的,偶尔也有少数出现强迫的病例。一般说,必需先停用氯氮平等引发强迫的药物,换用氟哌啶醇、舒必利、或五氟利多。同时加服氟西汀等SSRI。其他抗抑郁药物没有抗强迫效用。SSRI的剂量大小与疗效有很大关系:氟西汀应该至少用40毫克,帕罗西汀也至少40毫克,舍曲林至少要200毫克,西酞普兰则要3到4片,氟伏沙明恐怕要5到6粒。有的患者在好转后巩固一个时期、可以试试停药;但是有的患者就要一直吃下去了。
八、认知障碍:
如果是患者自己主诉的所谓‘认知障碍’:觉得注意难以集中、记忆能力减退、理解能力减退。实际上不是真正的病症,而是抗精神病药(特别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副反应(如果患者自己不认同,而是家长发觉如此,那是所谓‘阴性症状’)。可以在调整剂量的同时,试用瑞波西汀。瑞波西汀的半衰期(血中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是8小时,因此可以早上4毫克,下午4到6点、再吃4毫克。必要时,可以一天3次;甚至每天2次,每次2片。少数患者吃瑞波西汀后、可能出现心率加速,可用心得安解决。只有很慢性的病人,自己根本没有“注意难以集中、记忆能力减退、理解能力减退”等主诉,而客观上,周围人们有这样的印象,那才是真正的‘认知障碍’。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