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鼻腔冲洗、生活调整等方式治疗。鼻息肉通常由慢性炎症、过敏反应、遗传因素、解剖结构异常、阿司匹林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鼻息肉的一线治疗方案,常用药物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可减轻炎症和缩小息肉体积。对于伴有过敏的患者可配合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严重病例可能短期使用泼尼松等口服糖皮质激素,但须严格遵医嘱控制疗程。
2、手术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或息肉阻塞严重时需考虑手术,常见术式有鼻内镜下息肉切除术、鼻窦开放术。手术可彻底清除息肉并改善鼻窦引流,但存在复发可能。术后需定期复查并配合药物治疗,鼻腔粘连、出血是常见并发症。
3、物理治疗鼻腔负压置换、雾化吸入等物理疗法可辅助缓解症状。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能精准消除息肉组织并保护正常黏膜,适用于局限型息肉。这类治疗创伤小且恢复快,但需多次重复进行才能维持效果。
4、鼻腔冲洗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能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黏膜水肿。建议使用专用洗鼻器每日冲洗2-3次,水温保持接近体温。冲洗后可配合使用鼻用油剂保持黏膜湿润,但避免用力擤鼻导致中耳炎。
5、生活调整避免接触粉尘、花粉等过敏原,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戒烟并减少辛辣食物摄入,因烟草和刺激性食物会加重黏膜充血。游泳时注意佩戴鼻夹防止污水逆流感染,感冒后及时治疗以防诱发息肉复发。
鼻息肉患者应建立长期管理意识,即使症状缓解也需定期复查。日常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有助于增强黏膜抵抗力。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能改善鼻腔血液循环,但需避免粉尘环境运动。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可减轻夜间鼻塞,使用加湿器时注意定期清洁防止霉菌滋生。若出现嗅觉持续减退、头痛加重或视力改变,应立即就医排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