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需立即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超声、胸部X线等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制定治疗方案。
1、心电图心电图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检查,能够快速识别心肌缺血或坏死的心电变化。典型表现包括ST段抬高、T波倒置或病理性Q波形成。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捕捉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该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适合急诊快速筛查。
2、心肌酶谱心肌酶谱通过检测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生物标志物,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程度。肌钙蛋白特异性高,发病后3-6小时即可升高,持续1-2周。酶谱动态变化有助于判断梗死时间窗,为溶栓或介入治疗提供依据。
3、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可直观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位置。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能明确梗死相关动脉,同时评估是否适合支架植入。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需在导管室进行,通常用于拟行血运重建的患者。
4、心脏超声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检测室壁运动异常、心脏破裂等并发症。超声心动图能测量射血分数,判断左心室功能受损程度。床旁超声检查快捷安全,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尤为重要。
5、胸部X线胸部X线主要用于排除肺部感染、气胸等非心源性胸痛,同时观察心脏大小及肺淤血情况。虽然对心肌梗死诊断无直接价值,但可识别心力衰竭导致的肺水肿,辅助判断病情危重程度。
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后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活动。饮食宜低盐低脂,少量多餐以减轻心脏负荷。恢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功能。长期需规范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二级预防用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