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腹腔灌注化疗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合理饮食,促进恢复。护理措施包括监测体温、血常规,保持导管通畅,避免剧烈活动,补充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定期复查。
1、监测生命体征:腹腔灌注化疗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需每日监测体温、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若体温持续升高,需警惕感染可能,及时就医。
2、预防感染:化疗后免疫力下降,感染风险增加。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接触污染物。若出现红肿、疼痛或渗液,需立即就医。
3、保持导管通畅:腹腔灌注化疗通常通过导管进行,需确保导管通畅,避免扭曲、压迫。定期冲洗导管,防止堵塞。若发现导管脱落或异常,需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4、避免剧烈活动:化疗后身体虚弱,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导管移位或损伤。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过度劳累。
5、合理饮食:化疗后胃肠道功能可能受损,需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鱼肉、豆腐等,补充营养。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减少胃肠道刺激。多饮水,促进药物代谢。
6、定期复查:化疗后需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及身体恢复情况。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腹腔灌注化疗后护理措施的核心在于密切监测、预防感染、保持导管通畅、合理饮食及定期复查,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化疗期,促进身体恢复。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