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通常由颅内压急剧升高引起,主要有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颅内感染、大面积脑梗死等原因。脑疝是神经外科急症,需立即就医干预。
1、脑外伤头部受到剧烈撞击可能导致颅骨骨折或脑组织挫伤,引发局部水肿和血肿形成。随着损伤区域压力增加,脑组织可能向压力较低区域移位。典型表现为受伤后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伴随瞳孔不等大和肢体偏瘫。需通过头颅CT明确损伤范围,严重时需行去骨瓣减压术。
2、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或脑血管畸形破裂时,血肿占位效应会挤压周围脑组织。基底节区出血易引发小脑幕切迹疝,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出血量超过30毫升时,常需紧急行血肿清除术,术后需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
3、脑肿瘤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或巨大脑膜瘤可占据颅内空间,导致中线结构偏移。患者可能出现晨起头痛加重和视乳头水肿,后期发生枕骨大孔疝时可出现呼吸骤停。术前需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压,肿瘤切除后需配合放化疗。
4、颅内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或脑脓肿会引起炎性渗出物积聚,阻碍脑脊液循环通路。伴随持续高热和颈项强直,可能形成脑室系统梗阻。治疗需静脉注射敏感抗生素,合并脑积水时需行脑室引流术。
5、大面积脑梗死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后,缺血脑组织发生细胞毒性水肿,48-72小时达到高峰。患者可出现同向偏盲和完全性偏瘫,脑组织肿胀可诱发大脑镰下疝。超早期可行血管内取栓,后期需监测颅内压变化。
预防脑疝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头部外伤,出现持续头痛呕吐应及时就诊。恢复期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适度进行康复训练,遵医嘱定期复查头颅影像。存在脑积水风险者需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睡眠时可抬高床头3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