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属于致密结缔组织,主要由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束构成,具有连接肌肉与骨骼、传递机械力的功能。
1、结构特点肌腱由高度有序的I型胶原纤维组成,纤维束间存在少量成纤维细胞和基质。胶原纤维呈平行排列,这种结构赋予肌腱强大的抗拉伸能力。肌腱表面覆盖着疏松结缔组织形成的腱鞘,内含滑液以减少摩擦。
2、力学功能肌腱在肌肉收缩时将力传递至骨骼,实现关节运动。其弹性模量较高,能承受肌肉收缩产生的巨大张力。肌腱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典型的非线性特征,初始阶段纤维束伸直,后续阶段主要依赖胶原纤维本身的拉伸。
3、血液供应肌腱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少,主要来自肌肉-肌腱连接处的血管网和骨膜血管分支。部分肌腱存在无血管区域,如跟腱中段,这导致该部位损伤后修复缓慢。腱旁组织中的血管通过细小的穿支为肌腱提供营养。
4、神经分布肌腱含有高尔基腱器官等本体感受器,能感知张力变化并参与运动调节。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在肌腱表面和肌肉-肌腱连接处,核心区域神经分布稀少。痛觉神经末梢多位于腱鞘和腱旁组织中。
5、病理变化肌腱常见病变包括肌腱炎、腱鞘炎和肌腱断裂。过度使用可导致胶原纤维变性,出现黏液样变性和脂肪浸润。老化过程中胶原交联增加,弹性下降。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可能加速肌腱退化。
日常应注意避免肌腱过度负荷,运动前充分热身可增加肌腱延展性。均衡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肌腱健康,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评估。对于长期重复性动作工作者,建议定期进行肌腱拉伸和肌力平衡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