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移植的适应症主要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病、代谢性肝病、肝脏恶性肿瘤等终末期肝病。当患者肝功能严重衰竭且其他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进行肝脏移植手术。
1、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硬化是常见适应症。这类患者可能出现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内科治疗无效时需移植。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可延缓病情,但终末期仍需移植。移植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2、酒精性肝硬化长期酗酒导致的肝脏不可逆损伤,戒酒6个月后仍出现肝功能失代偿者可考虑移植。术前需评估患者戒酒依从性,避免移植后复饮。这类患者常合并营养不良,需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3、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疾病会导致胆汁淤积,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患者常有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药物治疗如熊去氧胆酸效果有限,晚期需移植。
4、代谢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遗传代谢病可导致肝功能衰竭。这些疾病通过肝脏移植可同时解决代谢缺陷问题。儿童患者需特别评估生长发育情况。
5、肝脏恶性肿瘤早期肝癌符合米兰标准者可考虑移植,即单个肿瘤直径不超过5厘米或多发肿瘤不超过3个且每个直径不超过3厘米。晚期肝癌通常不是适应症。移植后需密切监测肿瘤复发。
肝脏移植术后患者需要长期随访管理,包括定期检测肝功能、药物浓度监测和并发症筛查。饮食上需保证充足优质蛋白摄入,限制钠盐预防水肿。适当运动有助于恢复,但要避免剧烈活动。保持规律作息,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心理疏导也很重要,帮助患者适应术后生活。移植受者应接种推荐疫苗,但禁用活疫苗。良好的自我管理是长期存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