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中毒可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环境检测、血液检测、尿液检测、呼气检测等方式进行检测。甲醛中毒通常由长期接触高浓度甲醛气体引起,可能表现为眼部刺激、呼吸道不适、皮肤过敏等症状。
1、临床症状观察甲醛中毒早期可能出现眼部刺痛、流泪、结膜充血等眼部刺激症状,伴随鼻咽部灼烧感、咳嗽、胸闷等呼吸道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红斑、瘙痒或过敏性皮炎。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头痛、乏力、恶心等全身反应。家长需注意儿童出现异常哭闹、揉眼或频繁咳嗽等表现。
2、环境检测使用专业甲醛检测仪对居住或工作环境进行空气采样分析,是判断甲醛暴露的直接依据。检测时应关闭门窗12小时后进行,重点监测家具、板材、地毯等甲醛释放源周边浓度。室内甲醛浓度超过0.1mg/m³即存在健康风险,长期暴露在0.3mg/m³以上环境可能导致慢性中毒。
3、血液检测通过静脉采血检测血液中甲醛-血红蛋白加合物水平,能反映近期甲醛暴露情况。该方法可检测出过去2-3周内的甲醛接触量,适用于职业暴露人群的定期监测。血液检测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4、尿液检测检测尿液中甲酸含量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甲醛在体内代谢后会形成甲酸经尿液排出,尿甲酸浓度与甲醛暴露剂量存在相关性。该方法采样方便但特异性较低,需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建议家长收集儿童晨起第一次排尿样本送检。
5、呼气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呼出气体中的甲醛浓度,适用于急性暴露后的快速筛查。该方法无创便捷,但检测窗口期较短,需在接触后24小时内进行。检测前应避免吸烟、饮酒等干扰因素,结果异常者需进一步做血液或尿液检查确认。
怀疑甲醛中毒时应立即脱离污染环境,开窗通风并更换衣物。轻度症状者可多饮水促进代谢,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或皮肤。出现持续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氯雷他定片、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等药物对症治疗。日常应选择环保装修材料,新装修房屋保持通风3-6个月,使用活性炭或空气净化器辅助除醛,定期进行环境浓度检测。孕妇、儿童及过敏体质者应尽量避免接触新装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