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的早期症状主要有阴道异常出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白带异常以及下腹坠胀感。子宫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的赘生物,多数为良性病变,但可能影响生育功能或导致贫血。
1、阴道异常出血非月经期出现点滴状出血或接触性出血是典型表现,可能与息肉表面血管破裂有关。绝经后女性若出现此类症状需高度警惕。建议通过妇科检查结合超声明确诊断,必要时行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
2、月经量增多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干扰子宫正常收缩,导致经期出血量较平时增加,严重者可出现血块。长期月经过多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等症状。临床常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调节月经。
3、经期延长月经周期可能维持正常,但出血持续时间超过7天,部分患者会持续10天以上。这与息肉影响子宫内膜完整脱落有关。可考虑使用氨甲环酸等抗纤溶药物止血,但需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4、白带异常可能出现血性白带或脓性分泌物,尤其当息肉合并感染时更为明显。需与宫颈炎、阴道炎等疾病鉴别。治疗可选用甲硝唑等抗生素,同时建议切除息肉送病理检查排除恶变可能。
5、下腹坠胀感较大息肉可能引起盆腔压迫症状,表现为隐痛或坠胀感,在经期可能加重。超声检查能明确息肉大小及位置,直径超过15毫米或有生育需求者建议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
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筛查,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定期体检。日常需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频繁使用阴道冲洗剂。饮食上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贫血,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定期复查,观察月经恢复情况,备孕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把握受孕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