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通常可能引起下腹部疼痛、性交痛以及经期疼痛。子宫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的良性病变,可能与内分泌失调、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下腹部疼痛子宫息肉可能导致下腹部出现隐痛或坠胀感,疼痛程度通常较轻但可能持续存在。这种疼痛可能与息肉刺激子宫收缩或压迫周围组织有关。若疼痛突然加重或伴随异常出血,需警惕息肉扭转或坏死等并发症。临床常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抑制息肉生长,严重者可考虑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
2、性交痛宫颈管或子宫下段的息肉在性交时可能因机械摩擦引发疼痛,表现为深部性交痛。这类息肉往往质地较脆且血供丰富,接触后易发生出血。妇科检查可见息肉表面充血水肿,阴道超声能明确息肉大小及位置。对于反复出血的息肉,医生可能建议采用米非司酮等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摘除。
3、经期疼痛子宫内膜息肉可导致经期腹痛加剧,表现为痉挛性疼痛伴随月经量增多。息肉可能干扰子宫正常收缩,导致经血排出不畅。这类患者常合并月经周期紊乱,超声检查可见宫腔内异常回声。治疗可选用地屈孕酮调节月经,配合氨甲环酸减少出血,较大息肉需行宫腔镜电切术。
子宫息肉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息肉蒂部扭转。饮食上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深色蔬菜摄入,限制高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浆。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息肉变化,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复诊。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定期随访,预防息肉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