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疝气可能由腹壁薄弱、长期腹压增高、结缔组织异常、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先天性发育缺陷等原因引起。疝气通常表现为腹股沟区肿块、坠胀感、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嵌顿或绞窄。
1、腹壁薄弱腹股沟区解剖结构存在天然薄弱点,随着年龄增长或肌肉退化,腹横筋膜强度降低可能导致腹内容物突出。这类情况可通过佩戴疝气带暂时缓解症状,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必要时需手术修补薄弱区域。
2、长期腹压增高慢性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等因素会持续增加腹腔压力,迫使肠管通过薄弱点形成疝囊。针对这类诱因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使用乳果糖缓解便秘,服用坦索罗辛改善排尿,同时减少屏气用力动作。
3、结缔组织异常胶原蛋白代谢异常会导致腹壁筋膜弹性下降,此类患者可能合并有马凡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表现为疝环宽大且易复发,传统缝合修补效果较差,通常需要采用聚丙烯补片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4、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既往腹部手术后若发生切口感染或营养不良,可能造成腹壁各层愈合不全形成切口疝。这类疝气需在感染控制后行开放腹膜前修补术,术后需加强蛋白质摄入促进组织修复,使用头孢克洛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5、先天性发育缺陷胚胎期鞘状突未完全闭合会导致先天性腹股沟疝,常见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儿童疝气若在两岁前未自愈需行高位结扎术,手术可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术后恢复快且疤痕小。
建议男性疝气患者避免提举重物和长时间站立,保持大便通畅,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腹压。日常可进行腹肌锻炼增强腹壁强度,但已发生疝气者运动前应咨询出现突发剧烈疼痛、肿块无法回纳等嵌顿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防止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三个月内需定期复查,观察补片融合情况及有无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