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通常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停止或异常、脉搏消失等症状。这种状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紧急医疗干预。
1、意识丧失:心脏骤停的最早表现是患者突然失去意识,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这是由于心脏停止跳动导致大脑供血中断,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呼吸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停止或仅有喘息样呼吸。这种情况表明呼吸系统功能受损,需迅速进行人工呼吸以维持氧气供应。
3、脉搏消失:心脏骤停时,颈动脉或股动脉无法触及脉搏。这是由于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循环中断,需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4、皮肤变化:患者皮肤可能变得苍白或发绀,这是由于血液循环停止导致组织缺氧。需通过心肺复苏恢复血液循环。
5、瞳孔放大:心脏骤停后,患者的瞳孔可能逐渐放大并失去对光反射。这是由于大脑缺氧导致神经功能受损,需尽快进行急救。
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包括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心脏骤停的风险。定期体检和及时治疗潜在的心脏疾病也是预防心脏骤停的重要措施。
心脏骤停的判断依据主要包括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和脉搏消失。意识丧失是心脏骤停的最早表现,患者突然倒地,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呼吸停止表现为胸廓无起伏,口鼻无气流。脉搏消失可通过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确认,若10秒内未触及搏动,即可判断为心脏骤停。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抽搐或瞳孔散大等体征,但这些并非特异性表现。心脏骤停后,大脑缺氧4-6分钟即可造成不可逆损伤,因此早期识别至关重要。若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电击除颤。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5-6厘米。除颤器使用时应确保患者胸部干燥,电极片贴于右锁骨下和左乳头外侧。急救过程中需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直至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心脏骤停的预防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保持规律运动。日常饮食应低盐低脂,多摄入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心脏疾病,降低心脏骤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