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来潮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干预。月经不调可能由压力过大、体重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宫腔粘连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长期精神紧张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下丘脑功能抑制,表现为月经延迟或闭经。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7-9小时,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体重指数低于18.5或超过24均可能影响月经,需通过均衡饮食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可适量增加坚果、深海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2、激素类药物黄体酮胶囊常用于孕激素不足导致的闭经,通过模拟生理周期促进子宫内膜脱落。戊酸雌二醇片可改善卵巢功能减退引起的月经紊乱,但需配合孕激素序贯使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乳房胀痛等反应,须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3、中医调理气血两虚型可选用乌鸡白凤丸,成分包含乌鸡、鹿角胶等,适用于经血色淡量少者。肝郁气滞型适合服用加味逍遥丸,含柴胡、当归等药材,能缓解经前乳房胀痛。中药调理需持续2-3个月经周期,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
4、治疗原发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痤疮、多毛等症状,需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雄激素。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TSH值稳定后月经可逐渐恢复。宫腔粘连患者往往有多次人工流产史,需行宫腔镜分离手术。
5、营养干预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子宫内膜生长,可适量进食猪肝、菠菜等富铁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维生素E胶囊有助于改善卵巢血液循环,每日剂量不超过14mg。长期素食者需注意补充大豆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
建立月经日记记录周期变化,包括经量、颜色及伴随症状。突然闭经超过3个月或伴随头痛、视力变化需立即就医。日常避免过度运动及快速减重,冬季注意腰腹部保暖。围绝经期女性出现月经紊乱属正常生理现象,无须过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