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淀粉酶和脂肪酶检测、以及病史评估等方法综合判断。
1、临床症状急性胰腺炎患者通常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剧烈疼痛,疼痛可向背部放射,伴随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全身反应。重症患者还可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表现。医生会根据疼痛特点、伴随症状及体格检查结果初步判断胰腺炎的可能性。
2、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炎症反应。肝功能检查有助于排除肝胆疾病。最重要的是检测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这两种酶在胰腺炎时通常会显著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具有诊断意义。但需注意酶水平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定相关。
3、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观察胰腺形态、周围积液及胆道情况。增强CT扫描是确诊急性胰腺炎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胰腺坏死范围、胰周积液及并发症。对于病情复杂或诊断困难的患者,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可提供更多信息。影像学检查还能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
4、淀粉酶和脂肪酶检测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检测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关键指标。淀粉酶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3-5天恢复正常。脂肪酶升高时间更长,特异性更高。两者同时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但需注意其他腹部疾病也可能导致酶水平轻度升高,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5、病史评估详细询问病史对诊断急性胰腺炎至关重要。医生会重点了解饮酒史、胆石症病史、高脂血症、药物使用情况等常见诱因。近期腹部外伤、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等医源性因素也需要排查。家族史、既往胰腺炎发作史也有助于诊断。完整的病史采集能帮助医生判断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急性胰腺炎确诊后,患者需严格禁食,给予静脉补液和营养支持。轻度胰腺炎通常预后良好,但重症胰腺炎可能危及生命,需密切监测和治疗。恢复期应注意低脂饮食,避免饮酒,控制血脂。有胆石症的患者应考虑胆囊切除以防复发。定期随访检查胰腺功能,及时发现慢性胰腺炎等并发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胰腺炎复发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