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可通过催吐、补液、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急性酒精中毒通常由短时间内大量饮酒、酒精代谢缓慢、个体耐受性差异、空腹饮酒、饮酒速度过快等原因引起。
1、催吐:酒精摄入后,催吐可以帮助减少酒精的吸收。可以用手指轻触咽喉部,刺激呕吐反射,但需注意避免误吸。催吐后应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2、补液:急性酒精中毒容易导致脱水,补充液体有助于稀释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可以选择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补充电解质和水分,促进酒精代谢。
3、药物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严重时,可使用药物加速酒精代谢。常用药物包括纳洛酮注射液0.4mg/次、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次和葡萄糖注射液5%浓度,以缓解中毒症状并保护神经系统。
4、个体耐受性:个体对酒精的耐受性差异较大,部分人群因遗传或体质原因,酒精代谢较慢,容易中毒。饮酒时应根据自身情况控制饮酒量,避免过量。
5、饮酒习惯:空腹饮酒或饮酒速度过快会加速酒精吸收,增加中毒风险。饮酒前应适量进食,减缓酒精吸收速度,同时控制饮酒节奏,避免短时间内摄入过多酒精。
急性酒精中毒的预防和护理需从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入手。饮酒前应适量进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蛋或牛奶,减缓酒精吸收。饮酒后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休息,促进酒精代谢。长期饮酒者应定期体检,关注肝功能,必要时进行戒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