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可通过停止饮酒、补充水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急性酒精中毒通常由短时间内大量饮酒、空腹饮酒、酒精代谢能力差等原因引起。
1、头晕:急性酒精中毒时,酒精会迅速进入血液,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头晕。此时应立即停止饮酒,保持安静休息,避免摔倒或发生意外。头晕严重时可口服葡萄糖溶液补充能量。
2、呕吐:酒精刺激胃黏膜,可能引发恶心和呕吐。呕吐时应侧卧,防止误吸,同时补充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避免脱水。若呕吐持续,可服用多潘立酮片10mg缓解症状。
3、意识模糊:酒精浓度过高时,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或嗜睡。此时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呼吸情况。若出现呼吸抑制,需立即就医,必要时使用纳洛酮注射液0.4mg静脉注射。
4、心跳加速:酒精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心跳加快。出现心悸时应平躺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若心率持续超过120次/分,可服用美托洛尔片25mg控制心率。
5、低体温:酒精扩张血管,可能导致体温下降。出现寒战时应保暖,可使用毛毯或热水袋。若体温低于35℃,需立即就医,进行复温治疗。
日常生活中,应控制饮酒量,避免空腹饮酒。建议选择低度酒,饮酒时搭配食物,减缓酒精吸收。适量运动可促进酒精代谢,如散步或慢跑。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绿叶蔬菜,帮助肝脏代谢酒精。若出现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急性酒精中毒可通过催吐、补液、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急性酒精中毒通常由短时间内大量饮酒、酒精代谢能力差、空腹饮酒、药物相互作用、个体差异等原因引起。
1、催吐: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可通过刺激咽部催吐,减少酒精在胃内的吸收。注意避免误吸,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
2、补液:酒精具有利尿作用,容易导致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补充体液,维持电解质平衡。
3、药物治疗:使用纳洛酮注射液0.4-0.8mg静脉注射,拮抗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肌肉注射,预防韦尼克脑病。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mg静脉注射,缓解恶心呕吐。
4、监护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或辅助呼吸。
5、心理疏导:酒精中毒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激动、行为异常等情况。医护人员应耐心安抚,避免刺激患者,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需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适量饮用蜂蜜水、牛奶等保护胃黏膜。恢复期间避免再次饮酒,逐步增加活动量,促进身体康复。如出现严重症状,如昏迷、呼吸困难等,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