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切后掉大血块通常是术后脱落的痂皮或凝血块。宫颈锥切术后阴道排出物可能包含坏死组织、血凝块和结痂,属于正常恢复过程。若伴随发热、持续出血或剧烈疼痛需及时就医。
锥切术后脱落的血块多为创面愈合过程中形成的凝血块或坏死组织。手术部位在修复时会经历炎症反应、肉芽组织增生等阶段,脱落的物质可能呈现暗红色或黑色,质地较脆,与月经血块有明显区别。术后两周内少量排出属于正常现象,但需观察是否含有新鲜血液或异常分泌物。
少数情况下大量血块排出可能提示术后出血或感染。宫颈血管丰富,术中电凝不彻底或结痂过早脱落可能导致活动性出血,血液在阴道内积聚后形成大血块排出。此类情况常伴随出血量超过月经量、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或出现脓性分泌物、下腹坠痛等感染迹象,需立即进行阴道填塞或二次止血处理。
锥切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禁止盆浴及性生活两个月。日常观察出血量变化,如卫生巾每小时浸透一片以上、排出物有恶臭或持续发热超过38度,需急诊处理。恢复期间建议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创面愈合,定期复查确认宫颈修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