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体位:手汗症患者一般采用仰卧30°~45°,上臂外展与胸壁成90°并固定于手架上,暴露双侧腋窝。
3、切口:腋中线第5肋间做一个1.0cm切口,插入Trocar后置入5mm0°或30°胸腔镜,请麻醉师停止通气,在胸腔镜引导下于腋前线第3肋间另做一个1.0cm切口置入Trocar为操作孔,经此孔出入电凝钩等相应器械,通过监视器进行操作。
4、操作:胸腔镜进入胸腔后,先辨认上胸部解剖结构,由于第一肋骨往往被黄色脂肪垫等软组织覆被,故胸顶处明显所见的为第二肋骨,交感神经干位于肋骨小头外侧旁,呈白色索状物,镜下放大所见仅为2-3mm直径,用电凝钩轻触滑动可感知。
欢迎点击飞华健康网外科手汗症http://www.fh21.com.cn/waike/shz/
髌骨脱位手法复位主要包括评估脱位情况、放松肌肉、牵引复位、固定关节和复查确认五个步骤。
1、评估脱位:
医生需通过触诊和影像学检查确认髌骨脱位的方向和程度。完全脱位时髌骨多向外侧移位,可能伴有膝关节肿胀和剧烈疼痛。评估需排除合并骨折或韧带撕裂等复杂情况。
2、放松肌肉:
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20-30度。医生通过按摩和被动活动帮助放松股四头肌,必要时可使用肌肉松弛药物。肌肉紧张会增大复位阻力,增加软骨损伤风险。
3、牵引复位:
医生一手固定大腿远端,另一手握持小腿近端实施轴向牵引。待关节间隙增大后,用拇指将向外移位的髌骨向内侧推挤,听到弹响提示复位成功。操作需持续均匀用力避免暴力。
4、固定关节:
复位后立即用膝关节支具或石膏托固定于伸直位2-3周。固定可防止再脱位,促进关节囊修复。严重病例需配合铰链式支具进行渐进性活动度训练。
5、复查确认:
复位后需拍摄X线片确认髌骨位置,检查关节稳定性。反复脱位者应行MRI评估内侧髌股韧带损伤情况。后续建议进行股内侧肌强化训练,必要时考虑手术重建韧带。
复位后48小时内可冰敷减轻肿胀,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固定期间避免负重行走,2周后开始直腿抬高训练。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闭链运动如靠墙静蹲,配合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股四头肌力量。日常需注意避免膝关节外翻姿势,女性患者建议减少高跟鞋穿着频率。营养方面可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软组织修复,超重者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