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渗出和瘙痒,严重时可出现皮肤增厚和苔藓样变。典型特征包括边界不清的皮损、对称分布和反复发作。
1、红斑丘疹:
早期过敏性湿疹常出现边界不清的红斑,表面可见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多呈对称分布。红斑丘疹可能伴随轻度瘙痒,抓挠后易加重炎症反应。这类皮损常见于面部、肘窝、腘窝等皮肤薄嫩部位。
2、渗出结痂:
急性期湿疹可能出现密集水疱,破溃后形成点状糜烂面,伴有淡黄色浆液渗出。渗出液干燥后形成蜜黄色痂皮,易继发细菌感染。此阶段瘙痒剧烈,夜间尤为明显,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3、皮肤增厚:
慢性湿疹表现为皮肤粗糙增厚,表面可见鳞屑和苔藓样变,皮纹加深呈皮革样。长期搔抓会导致色素沉着或减退,常见于手腕、踝部等摩擦部位。这种改变提示病程超过6周,属于顽固性皮损。
4、特殊部位表现:
婴幼儿湿疹好发于面颊和头皮,表现为鲜红色斑片伴渗出;成人手部湿疹多见指尖脱屑和皲裂;乳房湿疹常见乳头及乳晕周围红斑渗出。不同部位的皮损形态与接触过敏原的方式密切相关。
5、伴随症状:
除皮肤表现外,患者可能出现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特应性疾病。部分病例伴有皮肤干燥、鱼鳞病样改变。情绪紧张、温度变化可能诱发或加重瘙痒症状。
过敏性湿疹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沐浴水温不超过38℃。日常使用无香料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饮食上注意记录可疑致敏食物。瘙痒发作时可冷敷缓解,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碱性洗剂。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