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和痔疮是两种不同的肛肠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肛瘘是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异常管道,痔疮是直肠下端或肛管静脉丛淤血扩张形成的团块。
肛瘘通常表现为肛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可能伴随发热等感染症状。病灶多为单发,与肛门腺体感染相关,触诊可发现皮下条索状硬结。治疗需手术切除瘘管,常见术式包括肛瘘切开术、挂线疗法。术后需每日坐浴消毒,预防复发。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常见症状为便血、肛门肿物脱出、排便疼痛。内痔出血多为无痛性鲜红色,外痔易形成血栓导致剧烈疼痛。轻度痔疮可通过饮食调节改善,严重者需行痔切除术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肛瘘病程较长且无法自愈,多数需外科干预。痔疮有自限性,一期痔疮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规律排便即可缓解。肛瘘术后创面愈合需4-6周,期间要避免久坐压迫。痔疮患者应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便后建议使用温水清洗肛门。两种疾病都可能复发,肛瘘复发多因术中未彻底清除内口,痔疮复发常与长期便秘有关。
出现肛周不适建议尽早就诊肛肠科,通过肛门指诊和肛周超声可明确诊断。日常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避免用力排便,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