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失代偿期40年需综合治疗管理。治疗方法主要有控制病因、药物治疗并发症、营养支持、定期监测和终末期评估。
1、控制病因:
酒精性肝硬化需严格戒酒,病毒性肝炎患者需抗病毒治疗。病因控制是延缓病情进展的基础,乙肝患者可选用恩替卡韦等核苷类似物,丙肝患者可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
2、药物治疗并发症:
腹水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并配合利尿剂,常用螺内酯联合呋塞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风险高者可选用普萘洛尔降低门脉压力,必要时行内镜下套扎治疗。
3、营养支持:
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需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蛋白质摄入。夜间加餐可改善负氮平衡,补充支链氨基酸制剂有助于改善肝性脑病。
4、定期监测:
每3-6个月需进行肝功能、凝血功能、甲胎蛋白检测和腹部超声检查。出现意识改变、呕血、持续腹痛等预警症状应立即就医。
5、终末期评估:
Child-Pugh评分C级或MELD评分≥15分需考虑肝移植评估。合并肝癌且符合米兰标准者应优先列入移植等待名单。
长期肝硬化患者需保持每日30-40克优质蛋白饮食,以鱼类、蛋清、豆制品为主。限制钠盐摄入在每日2克以下,腹水明显者控制在1克以内。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可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食管静脉破裂。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午间休息30分钟有助于肝功能恢复。心理疏导和家属支持对改善治疗依从性至关重要,可参加肝病病友互助小组获取社会支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诱发肝性脑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