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结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体重下降和发热。症状发展通常从轻度肠道不适逐渐进展至严重消化道出血。
1、腹痛:
腹痛是儿童结肠炎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位于左下腹或脐周,呈阵发性绞痛。疼痛程度与炎症范围相关,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或蜷缩体位。
2、腹泻:
腹泻表现为每日多次稀便或水样便,严重者可达10次以上。粪便可能含有黏液,溃疡性结肠炎患儿常见脓血便。持续腹泻易导致脱水,需监测尿量和皮肤弹性。
3、血便:
结肠黏膜破损时出现便血,初期为便纸染血,进展期可见暗红色血便或鲜红色血块。克罗恩病患儿可能出现隐血阳性。大量出血需警惕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
4、体重下降:
长期营养吸收障碍导致体重增长停滞或减轻,常见于病程超过1个月的患儿。可能伴随食欲减退、蛋白质丢失性肠病,严重者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5、发热:
中低度发热多提示活动期炎症,体温通常不超过39℃。若出现高热寒战,需考虑肠穿孔或败血症等并发症。部分患儿伴有口腔溃疡或关节肿痛等肠外表现。
患儿日常需采用低渣、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可食用米汤、蒸蛋等易消化食物,缓解期逐步添加瘦肉泥、香蕉等。保持臀部清洁干燥,腹泻后涂抹护臀霜。建议记录每日排便次数和性状,定期监测身高体重曲线。症状持续3天以上或出现血便、高热时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