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主要表现为眩晕、视物模糊、平衡障碍等症状,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血管痉挛、高血压、心脏病等因素有关。
1、眩晕眩晕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突发性旋转感或自身晃动感,常伴随恶心呕吐。发作时患者可能因平衡失调而跌倒,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这种眩晕与体位变化关系密切,快速转头或仰头时易诱发。临床需与前庭神经元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疾病鉴别。
2、视物模糊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性视野缺损、复视或视物模糊,这与脑干及枕叶视觉通路缺血有关。部分患者描述为眼前发黑或视物成双,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眼底检查可能发现视网膜动脉变细,但多数情况下眼科检查无异常发现。
3、平衡障碍表现为行走不稳、步态蹒跚,严重时无法独立站立。小脑及前庭系统缺血会导致共济失调,患者常诉有踩棉花感。体格检查可发现指鼻试验不准、跟膝胫试验阳性等小脑体征,但肌力通常保持正常。
4、猝倒发作部分患者在急速转头时可突发双下肢无力而跌倒,意识保持清醒,称为猝倒发作。这是脑干网状结构短暂缺血导致的肌张力丧失,需与癫痫发作鉴别。发作后神经系统检查多无阳性体征,但可能发现颈椎活动度受限。
5、头痛约半数患者出现枕部或颈后部搏动性疼痛,可能与血管痉挛有关。疼痛常向头顶放射,持续数小时,服用普通止痛药物效果有限。伴随症状可能包括耳鸣、听力减退等内听动脉缺血表现。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应避免突然转头或体位改变,睡眠时可适当垫高枕头。日常饮食需控制盐分摄入,保持低脂饮食,适量食用深海鱼类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建议进行颈部放松训练如米字操,但避免剧烈旋转动作。天气寒冷时注意颈部保暖,血压异常者需规律监测。若症状频繁发作或加重,应及时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