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可通过血培养、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清学检查等方法诊断。检查方式按诊断价值从基础到精准排列,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1、血培养采集静脉血进行细菌培养是确诊的关键,需在抗生素使用前重复采血3-4次。阳性结果可明确致病微生物,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诊断。
2、超声心动图经胸超声心动图可发现瓣膜赘生物,经食管超声对小于5毫米赘生物的检出率更高。检查能评估瓣膜损伤程度和心脏功能状态。
3、心电图可能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非特异性ST-T改变,提示心肌受累。心电图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判断临床意义。
4、血清学检查包括C反应蛋白、血沉等炎症指标检测,以及类风湿因子等免疫学检查。结果异常支持感染存在,但缺乏特异性。
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尽早就医,检查期间注意卧床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