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并发症管理、基础疾病控制等方式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心脏结构异常、免疫低下、侵入性医疗操作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等,需足疗程静脉给药以彻底清除病原体。
2、手术治疗:对于瓣膜穿孔、难治性心力衰竭或抗生素治疗无效者,需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同时清除感染灶和赘生物。
3、并发症管理:针对栓塞、心力衰竭、肾损伤等并发症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需抗凝治疗或血液净化。
4、基础疾病控制:合并糖尿病、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拔牙等有创操作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治疗期间需卧床休息,监测体温和心功能变化,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并定期复查心脏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