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危害包括肝功能损伤、肝硬化、肝癌和全身性并发症。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长期感染可导致肝脏持续性炎症,进而引发多种严重后果。
1、肝功能损伤乙肝病毒持续复制会破坏肝细胞,导致转氨酶升高和黄疸,严重时可出现肝衰竭。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
2、肝硬化长期炎症刺激会使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假小叶结构。患者可能出现腹水、食管静脉曲张,需进行抗纤维化治疗和定期内镜筛查。
3、肝癌乙肝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诱因,病毒DNA整合可能诱发肝细胞恶变。高危患者应每6个月进行超声和甲胎蛋白监测。
4、全身损害乙肝可引发肾小球肾炎、血管炎等肝外病变,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除抗病毒治疗外,还需针对具体并发症进行干预。
乙肝患者应严格戒酒,避免高脂饮食,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和肝脏影像学检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