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载量较高时怀孕可能增加母婴传播风险、加重肝脏负担、诱发妊娠期并发症、影响胎儿发育。主要危害包括垂直传播、肝功能异常、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新生儿感染。
1. 母婴传播高病毒载量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可通过产前抗病毒治疗降低传播概率,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替比夫定、拉米夫定。
2. 肝功能损害妊娠期肝脏代谢负担加重,可能诱发肝炎活动,表现为黄疸、乏力等症状,需定期监测转氨酶,必要时使用护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水飞蓟宾。
3. 妊娠并发症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胆汁淤积等并发症风险,需加强血压监测和胆汁酸检测,出现异常时及时干预。
4. 胎儿影响病毒通过胎盘感染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情况,孕期需通过超声密切监测胎儿发育,新生儿出生后需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建议乙肝孕妇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产检,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劳累,分娩后继续监测肝功能并完成婴儿免疫接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