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害程度从轻度携带到严重肝损伤不等,主要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1. 慢性肝炎长期病毒复制可导致肝脏持续炎症,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肝区隐痛,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
2. 肝硬化反复肝细胞损伤修复会形成假小叶结构,出现腹水、脾功能亢进等症状。治疗需结合抗病毒和保肝措施,必要时进行肝移植评估。
3. 肝癌风险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概率显著增高,可能与病毒DNA整合有关。建议每6个月进行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筛查,早期发现可考虑手术或介入治疗。
4. 传播风险血液、体液接触可能造成病毒传播,需做好个人防护。家庭成员应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共用剃须刀等物品。
乙肝病毒携带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