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母婴传播概率较高,但通过规范干预可显著降低风险。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宫内感染、分娩过程及母乳喂养,阻断措施涵盖抗病毒治疗、剖宫产及人工喂养。
1. 宫内感染:妊娠期间病毒可能经胎盘传播,孕早期启动抗病毒治疗可将传播概率降至极低水平。推荐使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药物组合。
2. 分娩传播:产道接触血液及分泌物是主要风险,孕晚期病毒载量超过1000拷贝/ml建议选择剖宫产。分娩时需避免会阴侧切等创伤性操作。
3. 母乳传播:母乳中含有活性病毒,HIV阳性母亲应完全避免母乳喂养。可选择配方奶粉喂养,并确保清洁水源和消毒器具。
4. 新生儿预防:婴儿出生后需持续使用奈韦拉平糖浆等药物预防6周,出生后4-6周进行早期核酸检测,18个月后需进行抗体检测确认。
建议HIV感染者孕前咨询专科医生,全程规范用药并定期监测病毒载量,新生儿喂养须严格选择替代方案。现代医学手段可使母婴传播率控制在2%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