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低烧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病因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持续低烧通常由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降低体表温度,避免酒精擦拭刺激皮肤。体温不超过38.5℃时优先采用物理方法,同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2、药物干预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需注意药物过敏史及胃肠道反应,儿童需使用混悬液等特殊剂型。
3、病因治疗结核病需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甲状腺功能亢进需服用甲巯咪唑控制激素分泌;淋巴瘤等肿瘤性疾病需化疗或靶向治疗。
4、生活方式调整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食物。保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加重免疫负担。
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发热规律,若持续3天以上低烧或伴随体重下降、夜间盗汗等症状,需及时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