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患者体温通常会升高,但也可出现体温过低或波动,具体表现与感染病原体类型、机体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1. 发热机制细菌内毒素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前列腺素E2合成增加,引发体温调定点上移。常见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超过39摄氏度。
2. 体温过低重症败血症可能出现体温低于36摄氏度的反常表现,与微循环障碍、体温调节功能衰竭有关,多提示病情危重。
3. 体温波动部分患者呈现间歇热或弛张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超过1摄氏度,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
4. 影响因素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不出现典型发热反应,婴幼儿则易发生超高热,体温监测需结合其他生命体征综合判断。
败血症患者需严格监测体温变化,出现寒战高热或异常低温均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适度补液与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