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败血症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对症支持治疗、并发症防治等方式治疗。病毒性败血症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继发细菌感染、基础疾病加重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治疗针对特定病毒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奥司他韦用于流感病毒感染,阿昔洛韦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选择药物。
2、免疫调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中和病毒毒素,干扰素能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严重病例可能需要糖皮质激素控制过度炎症反应,但需严格评估风险获益。
3、对症支持治疗包括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呼吸支持改善氧合,血液净化清除炎症介质。重症患者需转入ICU进行器官功能支持。
4、并发症防治密切监测并处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继发细菌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
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流质饮食,维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出院后应定期复查免疫功能,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