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可通过补肾壮骨、活血化瘀、健脾益气、针灸推拿等方式改善。骨质疏松多与肾精亏虚、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经络阻滞等因素有关。
1、补肾壮骨肾主骨生髓,肾精不足可导致骨质流失。中医常用熟地黄、骨碎补、淫羊藿等药材配伍,可遵医嘱服用壮骨关节丸、仙灵骨葆胶囊、金天格胶囊等中成药。
2、活血化瘀气血运行不畅会加重骨质疏松疼痛症状。可使用当归、川芎、丹参等活血药材,或遵医嘱选用活血止痛胶囊、舒筋活血片、云南白药胶囊等改善微循环。
3、健脾益气脾胃虚弱影响营养吸收会导致骨密度下降。建议配合黄芪、白术、茯苓等健脾药物,或遵医嘱服用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调理脾胃功能。
4、针灸推拿通过刺激肾俞、足三里等穴位改善骨骼代谢。推拿手法可松解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完成。
老年患者应保证每日钙质摄入,适当进行太极拳等柔缓运动,避免跌倒风险,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