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穿孔是否严重需根据穿孔大小、位置及病因判断,多数小穿孔可自愈,但涉及感染或听力损伤需及时就医。
1、外伤性穿孔挖耳或外力撞击导致的鼓膜小穿孔,通常表现为短暂耳鸣或轻微听力下降,多数在1-2周内自行愈合,无须特殊治疗。
2、感染性穿孔中耳炎等感染引起的穿孔可能伴随耳痛、流脓,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避免进水。
3、气压性穿孔潜水或飞行导致的气压损伤性穿孔,需保持耳道干燥,可遵医嘱使用酚甘油滴耳液缓解疼痛,严重者需鼓膜修补术。
4、病理性穿孔胆脂瘤或肿瘤侵蚀引起的穿孔需手术清除病灶,表现为持续耳漏、眩晕,术后需定期复查听力及耳内镜。
避免用力擤鼻或游泳,出现持续耳痛、发热或听力骤降应立即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