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主要通过产前筛查、新生儿免疫接种、抗病毒药物干预和母乳喂养管理四种方式实现。乙肝母婴传播风险与孕妇病毒载量、分娩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1、产前筛查孕妇需在孕早期完成乙肝五项检测,表面抗原阳性者需进一步检测HBV-DNA载量。高病毒载量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可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酯或替比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
2、免疫接种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需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按0-1-6月程序完成全程接种。联合免疫可使阻断成功率超过90%。
3、药物干预病毒载量超过2×10^5 IU/ml的孕妇,妊娠28-32周起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恩替卡韦等核苷类似物。
4、哺乳管理完成联合免疫的新生儿可正常母乳喂养,但母亲出现乳头皲裂时应暂停哺乳。抗病毒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婴儿肝功能。
建议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定期监测肝功能,新生儿完成疫苗接种后需在7-12月龄复查乙肝标志物。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肝功能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