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可能由脑水肿、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脊液循环障碍、脑血管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减压、手术切除病灶、脑脊液引流等方式治疗。
1、脑水肿脑组织水分异常积聚导致体积增大,常见于颅脑外伤或缺氧,表现为头痛呕吐。治疗需使用甘露醇脱水,配合呋塞米、白蛋白减轻水肿。
2、占位性病变脑肿瘤、血肿等占位病变挤压正常脑组织,可能伴随视乳头水肿。需手术切除病灶,配合地塞米松缓解水肿,必要时使用替莫唑胺化疗。
3、脑脊液障碍脑积水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典型症状为喷射性呕吐。治疗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急性期可用乙酰唑胺减少脑脊液分泌。
4、脑血管病大面积脑梗死或静脉窦血栓形成引起血液回流受阻,易出现意识障碍。需抗凝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严重时行去骨瓣减压术。
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1500毫升以内,保持头高位30度卧床,避免用力咳嗽排便等增加腹压动作,监测瞳孔变化及意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