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滑膜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关节腔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控制症状并减少复发。该病通常由运动损伤、感染因素、免疫异常、退行性病变、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4周,避免负重行走。使用拐杖或支具减轻关节压力,儿童患者可配合皮肤牵引。日常注意保持髋关节中立位,睡眠时在两腿间放置软枕防止内旋。
2、物理治疗:
炎症缓解后采用超短波、磁疗等深部热疗促进积液吸收。恢复期进行髋关节屈伸训练,配合水中漫步、骑固定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增强股四头肌和臀肌力量。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疼痛肿胀,严重病例短期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结核性滑膜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细菌感染者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4、关节腔注射:
反复发作病例可在超声引导下抽吸积液后注射玻璃酸钠或复方倍他米松,每年不超过3-4次。注射后需保持关节制动48小时,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感染或晶体性关节炎。
5、手术治疗: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病例,术后早期进行CPM机辅助锻炼。晚期合并骨关节炎者可能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和假体松动。
日常应控制体重在BMI24以下,减少爬楼梯、深蹲等动作。饮食多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游泳和卧位直腿抬高是理想的康复运动,建议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运动前后充分热身拉伸。天气变化时注意髋部保暖,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办公时可在腰后垫软枕保持骨盆中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