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压痛点通常位于腰椎棘突旁1-2厘米处,可能伴随下肢放射痛。压痛点的具体位置与突出节段相关,常见于腰4-腰5、腰5-骶1椎间盘,表现为局部肌肉紧张、叩击痛或按压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俯卧位时,医生通过触诊可发现病变节段对应的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疼痛可能向臀部、大腿后侧或小腿放射。腰4-腰5椎间盘突出压痛点多在腰4棘突旁,疼痛沿坐骨神经向小腿外侧放射;腰5-骶1椎间盘突出则压痛位于腰5棘突旁,疼痛多放射至足跟或足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多个节段压痛,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责任节段。急性期压痛区域常伴有肌肉痉挛,慢性期可能触及条索状硬结。除局部压痛外,直腿抬高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等体格检查可辅助定位。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日常可通过五点支撑法、飞燕式等康复训练增强腰背肌力量。急性期疼痛明显时需卧床休息1-3天,疼痛缓解后逐渐恢复活动,必要时佩戴腰围保护。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若出现下肢麻木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