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若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未控制的感染、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不稳或马尾综合征等情况,通常不建议手术治疗。手术干预需严格评估患者个体风险与收益。
1、心肺功能不全合并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手术耐受性较差,全麻可能诱发呼吸循环衰竭。此类患者需通过肺功能检查、心脏彩超等评估手术风险,优先选择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物理治疗或硬膜外注射。若必须手术,需在多学科会诊后选择微创术式。
2、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术中出血风险显著增加。需术前纠正凝血指标,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对于无法调整抗凝需求者(如心脏支架术后),可考虑孔镜髓核摘除等出血量小的术式。
3、活动性感染手术区域皮肤感染、泌尿系感染或全身败血症患者,术后易发生椎间隙感染。需先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明确感染状态,并完成足疗程抗生素治疗。急诊手术需在感染控制后实施,必要时联合感染科会诊。
4、脊柱结构不稳合并腰椎滑脱、椎弓根崩解或严重骨质疏松者,单纯髓核摘除可能加重不稳。需通过动力位X线片评估稳定性,优先考虑融合手术。骨质疏松患者需先进行抗骨松治疗,避免内固定失败。
5、马尾综合征急性马尾综合征表现为大小便失禁、鞍区麻木,需急诊手术减压。但病程超过48小时且神经功能完全丧失者,手术效果可能有限。需结合肌电图与MRI评估神经损伤程度,术后联合康复治疗。
非手术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使用硬板床并配合腰背肌锻炼。急性期可短期服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者考虑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定期复查MRI观察突出物变化,若出现进行性肌力下降或二便障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