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一般不会直接引起肺栓塞,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间接诱发。肺栓塞多由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而崴脚后长期制动可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崴脚通常仅造成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或韧带拉伤,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此时患者因疼痛减少患肢活动,若长时间卧床或保持固定姿势,可能使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高。尤其对于存在肥胖、高龄、长期口服避孕药等血栓高危因素的人群,这种制动状态可能促使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即可能引发肺栓塞。
临床中因单纯崴脚导致肺栓塞的案例极为罕见,多数发生在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情况下。例如患者本身患有凝血功能异常、恶性肿瘤或既往静脉血栓病史,崴脚后制动可能成为血栓形成的诱因。若崴脚伴随严重血管损伤,局部血肿压迫血管也可能影响静脉回流。
崴脚后应遵循RICE原则进行急性期处理,即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对于存在血栓高危因素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早期进行踝泵运动等预防性活动,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若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肺栓塞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避免久坐久卧,长途旅行时可穿着弹力袜预防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