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毛囊炎是指发生在头皮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细菌或真菌感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脓疱伴疼痛或瘙痒。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性毛囊炎多由马拉色菌引起。
1、病因与诱因头皮毛囊炎可能与头皮油脂分泌旺盛、频繁抓挠、长期佩戴不透气帽子等因素有关。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发病。细菌通过毛囊开口侵入后繁殖,引发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2、典型症状初期表现为毛囊口周围红色丘疹,逐渐发展为顶部带黄白色脓头的脓疱,可伴随灼热感或触痛。严重时多个毛囊融合形成疖肿,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真菌性毛囊炎常见瘙痒和鳞屑。
3、诊断方法通过皮肤科医生视诊即可初步判断,必要时进行脓液细菌培养或真菌镜检。需与脂溢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病鉴别。反复发作患者建议检测血糖和免疫功能。
4、药物治疗细菌性毛囊炎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严重者口服头孢呋辛酯片。真菌性毛囊炎需使用酮康唑洗剂、联苯苄唑溶液。顽固病例可能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5、护理措施保持头皮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水温不超过40℃。暂停使用发胶等化学产品,枕巾需每日更换消毒。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避免挤压皮疹以防感染扩散。
日常应选择温和的弱酸性洗发水,洗头时指腹轻柔按摩而非指甲抓挠。男性患者发病期间建议剪短头发。若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或皮疹持续扩散,须及时就医。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者需排查潜在系统性疾病,并遵医嘱完成足疗程治疗以防慢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