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手术后可能出现眼压升高、前房积血、浅前房、滤过泡感染、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1、眼压升高:
术后早期眼压波动较常见,可能与滤过通道阻塞、炎症反应或房水分泌失衡有关。表现为眼胀头痛、视力模糊,需及时使用降眼压药物控制。严重者需行前房穿刺或二次手术。
2、前房积血:
术中损伤虹膜血管或术后揉眼可能导致前房出血。少量积血可自行吸收,大量积血需卧床休息并使用止血药物。若积血形成血凝块阻塞房角,需手术冲洗。
3、浅前房:
因滤过过强或脉络膜脱离导致前房变浅,可能引发角膜内皮损伤。轻度可通过加压包扎恢复,重度需前房成形术。常伴有低眼压、视盘水肿等症状。
4、滤过泡感染:
术后1-2周内滤过泡屏障功能未完全建立,细菌易侵入引发眼内炎。表现为滤过泡充血、脓性分泌物,需紧急局部和全身抗生素治疗。感染控制后可能出现滤过泡瘢痕化。
5、恶性青光眼:
房水逆流至玻璃体腔导致前房消失、眼压骤升,属危急并发症。需立即使用睫状肌麻痹剂联合高渗剂,必要时行玻璃体穿刺或晶状体摘除术。多发生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术后需严格保持头部高位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及用力动作。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C,如猕猴桃、西兰花等促进伤口愈合。定期复查眼压及前房深度,出现眼红、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术后3个月内避免游泳及眼部化妆,洗脸时注意避开术眼。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眼药水,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