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适用于孕囊直径小于25毫米的早期妊娠,临床通常以停经49天内为参考标准。孕囊大小的评估需结合超声检查,主要影响因素有妊娠周数误差、孕囊发育速度、子宫位置、多胎妊娠可能、测量技术差异等。
1、妊娠周数误差末次月经推算的孕周与实际受精时间可能存在偏差,排卵推迟会导致孕囊偏小。超声测量孕囊平均直径时,若与停经时间不符需重新核对孕周,必要时间隔48小时复查超声观察增长情况。孕囊每日增长约1毫米为正常发育速度。
2、孕囊发育速度胚胎染色体异常或黄体功能不足可能导致孕囊发育迟缓。超声显示孕囊形态不规则、增长缓慢或卵黄囊异常时,提示胚胎停育风险增高。此类情况需评估血HCG翻倍情况,谨慎选择药物流产方案。
3、子宫位置子宫过度前屈或后屈可能影响超声测量准确性,经阴道超声比腹部超声更能精确显示孕囊大小。特殊体位如膀胱适度充盈可改善腹部超声显像,测量时应取孕囊最大纵径与横径平均值。
4、多胎妊娠可能双胎妊娠时单个孕囊可能小于同孕周单胎标准,需注意观察有无双绒毛膜征象。药物流产前明确妊娠囊数量至关重要,多胎妊娠药流失败率及出血风险显著增高,需提前制定应急预案。
5、测量技术差异不同超声设备分辨率及操作者经验会影响测量结果,建议由专业超声医师重复测量确认。孕囊周边蜕膜反应或宫腔积血可能干扰边界判定,测量时应避开周围强回声区域。
药物流产前必须完善超声检查确认宫内妊娠及孕囊大小,同时评估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基础指标。流产后建议卧床休息2-3天,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观察出血量及组织物排出情况。饮食宜选择高铁高蛋白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补充失血,两周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按时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恢复情况。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大出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