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的诊断需要通过多种检查手段综合评估,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功能评估。血液检查中,甲状腺功能五项(TSH、FT3、FT4、T3、T4)是最基础的筛查项目,可以评估甲状腺激素水平是否异常。甲状腺抗体检测(如TPOAb、TgAb)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和Graves病。影像学检查中,甲状腺超声是首选方法,能够清晰显示甲状腺的大小、形态、结节及血流情况,对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判断有重要价值。对于可疑恶性结节,细针穿刺活检(FNA)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甲状腺核素扫描则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具体原因,如Graves病或甲状腺炎。针对甲状腺结节或肿瘤,CT或MRI检查可以进一步评估病变的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甲状腺功能的动态评估,如甲状腺摄碘率试验,有助于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具体病因。甲状腺疾病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检查项目,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甲状腺结节手术的时机通常取决于结节的良恶性评估、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分级结果,一般在4级及以上或出现压迫症状时建议手术。甲状腺结节的分级主要依据超声检查,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血流等特征分为1-6级。1-3级多为良性,无需手术;4级分为4A、4B、4C,恶性风险逐渐增加,需结合细针穿刺活检结果决定是否手术;5级和6级恶性风险高,通常建议手术。对于4级及以上结节,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具体选择需根据结节位置、大小及患者情况决定。术后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必要时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饮食上,术后可适量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肉,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运动方面,术后初期以轻度活动如散步为主,避免剧烈运动。若结节引起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无论分级如何,都应尽早手术。定期复查和随访是术后管理的关键,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复发或并发症。甲状腺结节的治疗需综合考虑分级、症状及患者个体情况,手术时机的选择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